隐孢子虫病有什么危害?
病情描述: 我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查了,因为我一直都有拉肚子的症状,医生说我得了隐孢子虫病,这病我连听都没听说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很害怕担心,也不敢再去医院检查了。

夏文生 医师 天长市石梁镇十八集卫生院 普通外科
擅长: 治疗普通外科及骨科常见疾病,如内,外痔, 混合痔 肛瘘 肛裂 直肠息肉 的系统治疗,阑尾炎手术 腹股沟斜疝 直疝的无张力修补术 各种体表包块的手术切除美容缝合以及 肩周炎 网球肘 腱鞘炎 跟骨
已帮助患者:6335 2016-11-28 15:05:46
病情分析:
隐孢子虫病: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传染病,一般于感染后7天左右出现腹痛、水泻、呕吐及发热。
指导意见:
临床表现
1.急性胃肠炎型:无复发,预后良好。
2.慢性腹泻型: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病程可持续3~4个月甚至1年以上,反复发作。

贾医生 爱心医生
隐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叫微小隐孢子虫所引起的传染病,而其他品种的隐孢子虫也偶然会引起此病。症状通常于感染后7天左右出现,包括腹痛、水泻、呕吐及发热。大部分患者的病症持续6-10天,但也有可能会持续数星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情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1.急性胃肠炎型
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每天4~10次,糊状便或水样,偶有少量脓血,可有恶臭。常伴上腹不适、疼痛,甚至恶心、呕吐。部分有发热。病程自限,多在2周内自然缓解。无复发,预后良好。
2.慢性腹泻型
主要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起病缓慢,腹泻迁延不愈,水样便,量多,每天1~10余升不等,每天10次左右。偶有血性便,多伴腹痛,易发生脱水、酸中毒和低钾血症、维生素缺乏等。病程可持续3~4个月甚至1年以上,可反复发作。
以上是对“隐孢子虫病有什么危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陈医生 医师
病情分析:
隐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叫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mparv
m)所引起的传染病,而其他品种的隐孢子虫也偶然会引起此病。病征通常于感染后7天左右出现,包括腹痛、水泻、呕吐及发热。大部分患者的病征持续6至10天,但也有可能会持续数星期。免疫系统有问题的患者如受感染,病情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威胁生命。自1976年正式报道以来发现本病广泛,是旅游者腹泻的常见病原,艾滋病患者并发本病甚多。

关医生 爱心医生
隐孢子虫是水源性传染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同时其也可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但目前在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治疗和免疫接种等方面仍存在知识空白。美国的Checkley等人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全文发表在2014年9月30的LancetInfectDis杂志上。现将全文编译如下。隐孢子虫于1976年被确定为可导致人类感染的一种病原体。80年代初,隐孢子虫被认为是AIDS患者慢性腹泻的一个主要病因,通过动物及水源传播,同时也是儿童腹泻的原因之一。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隐孢子虫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营养不良及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早产儿死亡有关。

李医生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
隐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界隐孢子虫属,在全球广泛分布。早期研究表明,隐孢子虫存在于高收入国家具有免疫功能宿主的1%粪便中,而在低收入地区,隐孢子虫出现在5-10%的宿主粪便中。最近使用PCR和抗原检测进行的研究表明,早期研究低估了隐孢子虫的感染频率,它仅在15-25%的腹泻儿童中检测出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与持续较长时间的腹泻和较高的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尤其与长期腹泻(7-14天)和持续腹泻(≥14天)相关。在乌干达进行的横断面研究表明,伴有隐孢子虫感染的儿童腹泻疾病其死亡率高于无隐孢子虫感染患者。队列研究也表明年龄越小,其感染的风险越高。例如,在印度进行的一个多中心儿童(小于5岁)研究发现,75%的病例是出现在小于2岁的儿童患者中。许多研究表明,隐孢子虫感染与儿童营养不良和生长缺陷相关。秘鲁的一个儿童队列研究发现,即使是无症状感染也与生长缓慢相关。症状性感染其阻碍体重增加的程度要高于无症状性感染,但是无症状性感染是普通感染的两倍,也许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更严重的总体不良作用。